幼儿园认识0的教学设计(整理7篇)

时间:2024-04-27 来源:收集

幼儿园认识0的教学设计篇1

活动目标:

1、认识数字“0”,知道它所表示的含义。

2、养成认真作业的良好习惯。

活动准备:

纸卡箱子4个;减法图卡、算式三套;幼儿操作材料若干。

活动过程:

1、游戏“开箱子”导入活动,初步认识数字“0”。

⑴教师带领幼儿逐个打开前三个箱子,引导幼儿说说箱子里有什么?有多少?用数字几来表示?

⑵第四个箱子是空的,引导幼儿说说用什么来表示?

⑶出示数字“0”。

2、认识数字“0”。

⑴发散幼儿思维说说“0”象什么?

⑵引导幼儿说说“0”的`其他意思。

师:箱子里没有东西可以用数字“0”来表示,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“0”的?它用来表示什么?

⑶教师小结:在温度计中“0”表示温度的度数,在电话里“0”表示一个号码,在这里“0”表示没有了。

⑷玩游戏“看谁做的对”。

3、进一步了解“0”的含义。

⑴出示减法算式图,教师口述应用题,引导幼儿摆算式,分别列出

2-2=03-3=04-4=0

⑵教师总结: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后两个数相同,得数一定为“0”。

4、小组活动。

⑴教师讲解作业的要求。

⑵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作业:图色“兔妈妈在哪里”;书写数字“0”;做得数等于“0”的算式。

⑶评价幼儿作业,结束活动。

幼儿园认识0的教学设计篇2

教学目标:

1、认识“0”的意义,会写“0”;掌握0-10各数的顺序,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。

2、在现实情境中经历“0”的符号化过程。

3、体会“0”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,初步培养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。

教学思路

1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。

设计教学时,从摘苹果这一生活化的情景出发,让学生参与游戏,亲身体验,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隐藏的数学知识,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,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。

2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。

在本节课的设计中,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,引导他们用1-10来表示物体个数,并说说1-10各数表示的意义,特别是注重让学生自己探索怎样用数表示“一个也没有”,给学生提供机会大胆尝试创造,最终抽象出“0”这一数的表示方法。这样就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。

3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,并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。

在本课教学中,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——摘苹果呈现,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`“眼睛”,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观察活动;之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,提出问题,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大胆创造、多向交流的活动空间,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、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体验、理解、和掌握知识。

教学重、难点及突破措施

0的意义

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,经历一个创造符号的过程,让学生感知0的含义,知道0和1、2……一样,也是一个数。

课前准备:

苹果树挂图、课件。

教学过程:

活动一:情境引入

谈话:同学们见过苹果树吗?你摘过苹果吗?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棵特别的苹果树

(出示苹果树图)谁来说说你看到什么了?

【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,如共有10个苹果,每个苹果上面都标有一个数等】

你们想摘下这些苹果吗?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,好不好?

活动二:摘苹果,提出问题

1、说明游戏要求: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苹果摘下来,告诉大家上面的数是几?表示什么意义?然后再把它贴到黑板上。

2、指几名学生上前摘苹果。

3、提问:苹果摘完了,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?小组讨论一下。

【引导学生观察,小组交流提出: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?能不能把这些苹果排排队?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,怎么表示呢?】

幼儿园认识0的教学设计篇3

一、活动目标:

1、能了解0所代表的概念。

2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数字"0",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作力。

3、感知数字"0"在生活中用处。

4、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

5、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、敏捷性。

二、活动准备:

1、《五只小猴荡秋千》手指谣。

2、五只小猴荡秋千图片。鳄鱼一只(手偶),0~5数字卡片及对应数量的小猴图片。

电视遥控器(频道),温度计(温度),计算器和手机(数字),尺子,微波炉和洗衣机(时间)旋钮上数字"0"图片

三、活动过程:

1、手指游戏,初步理解数字"0"的含义。

(1)教师出示小猴荡秋千图片,引起幼儿兴趣。教师和幼儿一同玩《五只小猴荡秋千》手指游戏:

五只小猴荡秋千,嘲笑鳄鱼被水淹,鳄鱼来了,鳄鱼来了,啊~啊~啊;四只小猴荡秋千,嘲笑鳄鱼被水淹,鳄鱼来了,鳄鱼来了,啊~啊~啊;三只小猴荡秋千,嘲笑鳄鱼被水淹,鳄鱼来了,鳄鱼来了,啊~啊~啊;两只小猴荡秋千,嘲笑鳄鱼被水淹,鳄鱼来了,鳄鱼来了,啊~啊~啊;一只小猴荡秋千,嘲笑鳄鱼被水淹,鳄鱼来了,鳄鱼来了,啊~啊~啊;没有小猴荡秋千~随着游戏结束,教师提问:

——小朋友们,你们是否发现小猴子越来越少了?

(强调最后一句:没有小猴荡秋千)——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呢?

(被鳄鱼吃掉了)

(2)重复手指谣,根据手指谣内容依次出示小猴图片及相应数卡5只→4只→3只→2只→1只→没有

(3)提问:"没有"怎么表示呢?

(引出"0"的概念,"0"就是没有)

2、认识数字"0"的外形特征,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作力。

(1)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,说一说"0"像什么?

(2)引导孩子上台画一画。

3、认识数字"0"其他含义,感知数字"0"在生活中的用处。

(1)发散幼儿思维,启发幼儿说说"0"的其他含义。

——没有一只小猴子了,我们可以用"0"表示,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"0"呢?它用来表示什么?

教师根据图片进行小结:

微波炉和洗衣机旋钮上的"0"表示时间;温度计的刻度上的"0"表示温度的度数;遥控器按键上的"0"表示频道;尺子刻度上的"0"表示起点;计算器和手机,电话以及电话号码里的"0"表示数字。

活动延伸:

鼓励幼儿在课外多多寻找生活中的"0",并与其它幼儿一同探讨其所代表的`意义。

教学反思:

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,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,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,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,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。

幼儿园认识0的教学设计篇4

教案目的:

1、认识和书写数字“0”,初步理解“0”所表示的含义。

2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活动重点:

认识和书写数字“0”,初步理解“0”所表示的含义。

活动难点:

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教案准备:

头饰各一个,一个盘子(内有3个寿桃),情景表演。

教案流程:

一、进行情景表演,初步理解数字“0”的含义。

1、出示铅笔: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?可以用数字几表示?朱老师拿给XX一支,还剩几支铅笔?用数字几表示?朱老师又拿给XX一支,还剩几支铅笔?用数字几表示?老师又拿给XX一个,有没有铅笔了?用什么表示?(启发幼儿思考“没有了”可以用什么来表示。)

2、出示数字“0”,告知幼儿“0”也是一个数字,“没有了”可以用数字“0”来表示。

3、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景需要用数字“0”来表示。(演示出生活中各种可以用数字“0”表示的情景,让幼儿判断,然后让幼儿自己举出实例,如,黑板上的粉笔字都擦干净了,饼干盒里的饼干吃完了,玩具箱里的玩具全被拿走了……)

二、认识数字“0”的外形特征,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1、启发幼儿大胆想象,说一说“0”像什么?

2、游戏:“我会变0”,发散幼儿思维,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方式编出数字“0”的造型。(绘画方式:画出一个“0”;身体动作的'方式: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小0的造型,用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大0的造型;材料摆放的方式:用毛线圈出一个0的造型;剪切的方式:用一张纸剪出数字0的造型。)

三、认识数字“0”的其他含义,感知数字“0”在生活中的用处。

1、发散幼儿思维,启发幼儿说说“0”的其他含义:盘子里没有东西可以用数字“0”来表示,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“0”呢?它用来表示什么?(摇控器、电话键、微波炉的刻度等。)

四、进一步拓展幼儿对数字“0”的认识。

1、在黑板上出示算式:1-1=()、2-2=()、3-3=()、4-4=()。请幼儿算出答案写在作业纸上,并说出理由。

2、小结:任何两个相同的数相减,得数都为“0”。

幼儿园认识0的教学设计篇5

活动目标:

1、通过活动,让幼儿理解“0”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。

2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,在圆形上添画成各种东西。

3、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。

4、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。

5、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。

活动准备:

1、知识准备: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圆形的物品。

2、物质准备:

(1)环境创设:数学城、音乐城、字母城。

(2)“0”娃娃图片。

(3)白纸、蜡笔。

活动过程:

1、出示“0”娃娃,引出课题。

“有一个小娃娃,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?瞧,这就是它的样子――0。”(出示“O”娃娃)幼儿讨论小娃娃的样子像什么?

2、鼓励幼儿给“0”娃娃取名字。

“小娃娃的样子可爱极了,可是这个小娃娃还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。小朋友,你们能帮它取一个名字吗?”

3、游戏:“捉迷藏”。帮助幼儿理解“0”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。

(1)提出做游戏的.要求。

(2)放音乐,幼儿随音乐做动作。

(3)幼儿分别到数学城、音乐城、字母城寻找“0”娃娃,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“0”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。

4、鼓励幼儿探索、寻找、发现更多与“0”有关的东西,给它取上好听的名字。

5、幼儿创作:《会变的“0”》。

(1)发挥幼儿想象力,说说“0”还可以变成什么东西?

(2)启发幼儿在“0”上添画,变成一样新的东西。

6、展示幼儿作品、互相交流。

活动反思:

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展示,让小朋友接触到“0”,并感受“0”的用途、了解“0”的意义。课堂上小朋友听故事很认真,回答问题积极。特别是在故事讲到小猴吃光了桃哭的时候,小朋友明白小猴不喜欢“0”是因为“0”表示没有,小猴不喜欢没有桃子这儿给小朋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如果有机会重新上这节课,我会搜集很多关于“0”的故事,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。让幼儿在故事中学,快乐中成长。

幼儿园认识0的教学设计篇6

活动目标:

1、了解、懂得”没有”可以用”0″表示,并初步了解”0″还可以表示”起点””界限”等,探索”0″在生活中的作用。

2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、空间想象能力。

3、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。

活动准备:

1、纸盒若干。

2、糖果、扑克牌等若干,0~5带粘贴数字卡片。

3、课件PPT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课前活动师幼问好,手指游戏”打枪”

二、了解吗”没有”可以用数字”0″表示。

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幅有趣的图片。

(PPT第3、4页)听小鸟在做什么呢?小鸟在树上愉快的唱着歌儿。忽然,”嘣”的一声,猎人开枪。小鸟都飞走了。

(1)树上有几只小鸟在唱歌?用数字几表示?

(2)树上没有小鸟用数字几表示呀?

2、PPT第5、6页。

(1)水果篮里有什么水果?一共几个呢?

(2)你最爱吃什么水果呢?一个一个吃,直到吃完没有了。

(3)水果没吃的时候共几个,用数字几表示?吃完没有了用数字几表示?

教师小结:没有了,吃完了……我们用数字”0″表示。

三、游戏:猜一猜教师: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盒子。

教师展示三个大小不一样的盒子,里面分别装有3个棒棒糖,2张扑克牌和0个物品。

请小朋友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,摇一摇,听一听,猜一猜盒子里面是否有东西,并选择正确的数字卡片贴在盒子上。

请全班小朋友也照着样对桌面上的盒子也摇一摇,听一听,猜一猜。提问部分小朋友。

教师小结:盒子里有3个棒棒糖我们用数字3表示,2张扑克牌我们用2表示,盒子里没有东西我们用数字0表示。

四、说说”0″的形状像什么?(PPT第8、9、10页)数字宝宝”0″像什么呢?引导幼儿说说像:鸡蛋、橄榄球、像椭圆形、像眼睛片……

五、”0″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1、”0″可以表示起点。

播放课件:师: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?(一把直尺)在直尺上找找”0″在哪个位置?(直尺的左端)0右边的第一个数是几?(是1)0在这里起的是起点的作用。

2、”0″可以表示界限播放课件:温度计当温度为0摄氏度时,冰和水可以同时存在,并且这个时候水不会变成冰,冰不会变成水。

当温度上升高于0摄氏度时,冰会融化成水,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还会升华成水蒸气。

当温度下降低于0摄氏度时,水会凝结成冰。

0在这里起的是”界限”的作用数字宝宝”0″随处可见,比如:手机、电话机、电话号码、门牌号、车牌号、等等。在不同地方存在着不同的意思。

活动结束:

我们的'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”0″,”0″宝宝还有许多本领呢,我们一起去寻找吧。

教学反思

认识“0”是大班幼儿所需掌握的数学内容,这次活动我首先通过游戏引出“0”,然后通过引导幼儿感知“0”的实际意义以及“0”在生活中所表示的不同意义,最后通过操作“0”等活动环节,让幼儿认识数字“0”,感知数字“0”的实际意义,初步了解“0”在数字中的重要性,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“0”的探究兴趣。孩子非常喜欢这个活动,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处于积极的主动状态。

幼儿园认识0的教学设计篇7

教学目标:

认识0,了解其含义,会写0

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,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实物的习惯。

教学重点:

联系生活实际,体会0的含义

教学难点:

认识0,体会0的含义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引入

师:同学们,上节课我们都学过哪几个数字宝宝呢?还记得吗?现在大家一起来说出他们的名字。

生:1,2,3,4,5

师:那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了一串珠子,现在请一组同学,一位扮演小老师,一位扮演学生。

小老师出示卡片,然后学生用拨珠子的方式来表示。(学生动手开始实际操作)

师:同学们配合的真默契。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将刚才出示的数字卡片排排序

(贴卡片的时候按顺序来)

二、探索新知

师:这位同学做的真棒啊!秋天到了,果实都成熟了。大家看这棵树上结了几个苹果呢?

生:5个

师:今天老师要把这五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同学。哎,这位同学从一上课就专心听课,老师奖励你一个苹果。同学们观察现在树上还剩几个苹果?

生:4个

师:瞧,这位同学今天发言真积极,老师要把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你。现在还剩几个苹果?

生:3个

师:同学说的非常棒。现在老师要把这三个苹果都摘下来放在这儿,看接下来谁表现的好,老师就奖励给谁。

大家现在观察树上还剩几个苹果?

生:一个也没有。

师:那一个也没有应该怎么表示呢?

生:0

师:没错,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0的认识

(板书:0的.认识)

师:一个也没有的我们用0表示。其实0与1,2,3,4,5一样都表示一个数,但都比1,2,3,4,5小。

(贴卡片0)

师:小眼睛,看黑板。大家观察图上画了什么?

生: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两个气球。

师:说的真好!哎,突然小男孩手一松,大家看气球怎么样了?你来说。

生:飞走了

师:大家说现在还剩几个气球?

生:一个也没有了

师:可以怎么表示呢?

生:0

师:你知道的真多!老师把这个苹果奖励给你。接着看,大家观察树上的小木屋里有几只小鸟?

生:3只

师:注意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?

生:小鸟都飞走了。

师:那现在小木屋里还剩几只小鸟?

生:0只

师:那0表示什么呢?

生:0表示什么也没有。

师:同学们,刚才我们认识了0,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0。同学们仔细观察,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。写的时候要从上到下,从左到右。起点要与终点相连,要写圆滑。注意:0是写在田字格的左半边。上边顶着上边得线,

生:左边靠着左边的线,下面顶着下面的线,右面靠着中间的线。

好,小手指伸出来,我们一起写数字。(带领示范)

现在同学们翻开书第9页,先照着虚线描下来,然后在后面管饭的写2个。

待会儿我们比一比,哪位同学书写的最工整,字写得最美观!

(巡视)

师:这位同学带着你的书上来,展示一下你书写的。大家说这位同学写的怎么样?

生:写的不好。

师:哪里不好呢?

生:……

(订正)

师:大家看现在对不对?

生:对

师:这位同学你上来展示一下你书写的。大家看这位同学书写的怎么样?

生:好

师:这位同学写得即规范,又整洁,美观。老师也奖励你一个苹果。还剩一个苹果了,大家可要好好表现,争取机会呦。

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0,那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0呢?

生:……

师:大家看大屏幕上展示的都是生活中的图片。那你看看哪些地方有0呢?

生:计分牌上有0,门牌号上有0,

师:来读一读。还有呢?如果从左边数,门牌号上的0排第几呢?

生:尺子。排第2

师: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。其实呀,在我们的直尺上也有0,它还表示起点。这等到以后的学习中就知道了。

三、小试牛刀

师:刚才我们认识了0,现在我们就来检测一下。看谁做的又快又准。

大家看大屏幕,小试牛刀第一题,第一题怎么做呢?

生:就是在田字格里填上苹果的个数

师:真聪明!好,开始做。做完的同学用你的坐姿来告诉老师。

(巡视)

师:大家看这位同学填的对不对。

第一题都填对的同学举手老师看看,好,看来同学们已经和数字宝宝们很熟了。给几分钟

的时间更正。(巡视指导)

师:现在来看第二题,谁能告诉老师第二题是什么意思?

生:在田字格里填上鱼的条数。

师:看谁做的又准又快!

(展示)

(同上)

师:同学们,现在老师准备了几张数字卡片,请一位同学来给排排序,好让他们快点站好队回家。大家说这位同学给数字宝宝排的队正确吗?

生:你完成的好极了!

师:同学们,回顾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呢?

生:数字宝宝0,还知道了0都要比1、2、3、4、5小。

《0的认识》

【幼儿园认识0的教学设计(整理7篇) 】相关文章:

二年级《假如》教学设计(整理3篇) 2024-04-27

幼儿园认识0的教学设计(整理7篇) 2024-04-27

白杨礼赞的教学设计(整理5篇) 2024-04-27